首页 综合资讯市场动态企业之声人物聚焦国际市场科技新讯生活消费品牌畅享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列表

红色云能 乡村振兴:移动云助力光伏智慧农业

时间:2022-04-29 11:13:30   来源:网络整理   责编:互联网

飞象网讯(计育青/文)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山东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农业大省,以建党百年为契机,抓好革命老区精神传承、红色资源开发和红色历史保护利用,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通过四年多的努力,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成果显著。一直以来,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主动承担央企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在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等方面践行责任担当。

在日前举行的云上中国行纪念建党100周年新闻行动——“红色云能,乡村振兴”齐鲁行活动中,飞象网记者实地走访了新泰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亲眼见证了移动云如何用科技赋能农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云+智慧农业”打造新时代乡村

山东省新泰市是全国重点的采煤大县,经过几十年的采矿作业,形成了大量的塌陷区,这些区域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更不适应于工业建设。当地政府为了改善生产发展环境,积极利用国家政策,因地制宜地发展光伏农业产业。在此过程中,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主动承担央企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在推进新泰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泰市农业农村局依据《新泰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要求,在新泰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中,搭建了一套现代农业产业园信息系统。该系统结合了园区综合管理服务,整合各类资源数据,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环节,将农业投入管理、农业生产监测、农产品市场监测、耕地质量管理、农业电子商务等内容整合,有效提高了园区的信息化水平,并打造了“互联网+农业”的大数据应用公共服务能力。

中国移动为该系统提供了先进的云计算、5G、物联网等技术支撑,使得新泰市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了全国领先的智慧农业科技示范项目。

针对新泰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农光互补”的需求,中国移动提出了“云+智慧农业”的综合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移动云底座能力,为客户建设了“智慧农业综合服务”云平台,将光伏发电与智慧农业完美融合,为传统农业生产的数字化转型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据了解,该平台能够实时监测温室大棚内各项环境指标,智能调控卷帘、风机、灯光等设施,同时实现了水肥一体化灌溉,做到科学化精准种植。

借助“智慧农业综合服务”云平台,产业园将业务、数据都汇聚到云端,无需自建能耗高、成本高、维护难度高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对于农业生产来说,云平台还帮助产业园实现了标准化种植、全流程追溯、数据可视化,大大提高了农业的信息化、智慧化水平,为全国农业数字化建设提供了一个优秀样板。

开辟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据了解,新泰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建成信息系统之后,整个园区的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形成了“光伏+沉陷区+农业+文旅”的特色农业经济模式。

据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国移动为产业园提供了“移动云+技术服务+数据平台”综合性服务,为当地的乡村振兴发展带来了三方面的价值。一是支持当地修复沉陷土地2.8万亩,重建了健康的生态系统;二是帮助产业园获得年均10亿元的发电收益、年均4亿元的其它收入,打造了新业态;三是实现园区农业收入1.5亿多元,可解决超过一千名农民的就业问题,人均年收入6万元左右。

总的来看,融入中国移动数字化技术和服务的新泰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不仅为广大群众打造了一条致富之路,也为5G、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助力农业数字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成功案例。目前该项目已经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名单。

三大成效

新泰市副市长贾夫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与中国移动的合作让新泰市受益良多。

首先,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智慧治理。新泰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与中国移动合作建设的“农光互补”智慧农业服务平台,通过在云端部署,大大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让科技示范园区更早投产,也使得新泰市获得了更好的农业产业治理能力。

其次是帮助本地实现了产业升级。新泰市大力扶持涉农企业建设智慧大棚,通过智慧农业云平台,实现了光照、温度等农作物生长全要素的实时管控,有效提高了产出效益。“在这一过程中,直接新增就业岗位100多个,间接影响8000多名农民成为产业工人,农民平均年增收3.2万元。”贾夫军说。

第三是实现了服务大众。利用移动云+5G,消费者获得了线上服务平台,可以实时观看农业生产现场情况、下单订货;广大农民则可以在线“直播带货”,让温室大棚变成电商营销直播间,农产品从田间直接驶入互联网快车道。

数字化农业在中国刚刚起步,却已经展现出了勃勃生机。随着移动云和新泰市的成功经验在全国大面积复制,越来越多的农村和农民将迈进智慧化、数字化时代,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声明:家电新闻网http://www.jdnews.cc 刊载此文仅作传播之目的,不代表本站观点。

61.8K

Copyright @ 2010-2019 http://www.jdnews.c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115155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