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各位线上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在这个美丽的初夏来到上海浦东,参加华为第9届智慧金融峰会。
这个峰会是我们一年一度的传统,去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只能在线和大家相聚,今年我们非常开心大家又能相聚一堂。
曹冲:华为企业BG全球金融业务部总裁
我们华为在金融行业持续耕耘已经走过了10年历程。
回顾这10年,10年前我们在金融行业正式起航,经过10年的成长,我们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服务于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金融客户,其中包括了47家全球Top100银行。
经过10年的发展,华为已成为全球金融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伙伴。
在中国,华为在金融云基础设施以及数据基础设施上都排名第一。华为云已经服务了超过300多家金融机构,包括所有Top10的国内银行;
华为的数据基础设施也已服务了所有Top20的金融客户,我们在招商银行构建了亚洲最大云数仓平台;
我们的Gauss分布式数据库已经具备了金融级高可用的商用能力,已经在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邮储银行承载核心业务。
我们在海外的进展也非常好。在很多国家已经成为Top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伙伴,比如法国、德国、瑞士、俄罗斯、巴西等。新加坡最大的星展银行,去年授予了华为“2020年度最佳科技合作伙伴奖”,这是对我们的产品创新能力的高度认可,也是对我们全球化服务能力的高度认可。
我们知道,全球还有大量的人群无法享受到基本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也是我们一个重要的工作。2012年起,华为就在肯尼亚开启了全球首个普惠金融项目,目前我们已在全球20多个国家赋能普惠金融,在海外服务超过了3亿人口;
作为一家全球性公司,我们与全球的伙伴深度合作,已经和150多家金融伙伴合作构建了200多个金融解决方案,广泛服务于全球市场。
这10年中我们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客户和伙伴的大力支持。
我想对全球的客户和伙伴说声谢谢,感谢有你!
我们是一家技术公司,我们见证了从PC时代、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到今天160亿联接的产业互联网,整个世界正在加速进入万物智联的数字世界,2025年,预计将有超千亿的联结。
技术的发展,对金融服务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将会产生新的服务场景和商业模式:
首先,永远在线成为可能,主要特征是实时交互,行为互联,移动端成为客户创新体验与企业内部协同的最佳平台,全新的服务模态会不断涌现;
其次,超级智能在5G助力下覆盖端、边、云,实现分布式的全场景AI,处处皆可智能合约,迎来实时的全新决策模式;
万物智联的数字世界,超过千亿个物联网终端将进一步激发全新的业务场景,实现从人的银行到物的银行的转变,推动产业金融的飞速发展。
多平台多节点的分布式协作已成为主流,这种自下而上、多方参与的模式将不断激发全新的商业动能。
面临上述机遇和挑战,金融行业需要自我重塑,加速升级,以应对、适应新场景与新业态。
例如: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的出现对金融服务意味着什么?不仅是一个全新的大规模新产业和新动能;也将会催生全新的服务场景,以及进一步的场景裂变。还有银行通过直播、短视频进行营销;煤矿的数字化、智能化;金融仓储的智能管理等等,这些都需要金融机构去适应、构建新的能力。
在这个自我重塑,加速升级的过程中,三个方面非常重要:
首先是敏捷,敏捷将成为金融机构最关键的能力。金融机构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技术、业务、组织的敏捷,如何更快地感知变化、应对变化。
第二是风控理念与模式的改变。在万物智联、实时交互的时代,基于数据的实时智能风控将决定未来的方向。
第三是超级生态模式,它将牵引金融的发展。随着分布式协作的普及,新的场景层出不穷,没有任何一家金融机构能够独自应对所有的场景,必须持续的开放合作,共建开放融合的跨界生态。
今年智慧金融峰会的主题是“数智金融,升级有道,共创行业新价值”,我们认为,金融机构需要在敏捷智能、产融服务、生态构建三方面持续升级,转型成为具备数字化能力的生态型企业。
华为在金融将聚焦三大战略举措,助力金融机构升级:1)全面拥抱云原生,持续通过技术创新,建设最佳基础设施,加速数智融合,构建敏捷数字平台;2)深入行业场景,深耕产业互联,通过技术赋能场景数字化,加速数据可信流转,释放数据价值,助力产业与普惠金融; 3)汇聚Saas服务,共筑全场景开放生态,赋能场景化金融服务。我们的目标是,成就金融机构成为更好的数字化生态型企业。
我们谈到业务敏捷,一个核心关键是要把云用好!我们已经从“以资源为中心”的云1.0时代,来到了“以应用为中心”的云原生2.0时代。
云原生2.0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它能够赋能金融行业应对各种各样的新挑战。第一,提升敏捷创新和数据智能。第二,实现万物互联和各种场景的创新。第三,更好的连接生态、更好的提供无界的服务。
华为在云上持续战略投入,这几年进展非常快,华为云在中国已经排名第二,在全球进入前五。
我们很多技术都开始领先。云原生中最关键的技术是容器,我们已经在中国实现了第一。以容器为核心的云原生技术推动了企业数字化的革命,容器技术可以快速帮助客户和伙伴进行上云应用改造,随着容器的规模化应用,企业对容器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今年四月份推出了CCE Turbo,是业界领先的、革命性的容器集群服务,通过计算、网络和调度全方位加速实现了30秒扩容一千容器,这是目前业界最高水平。
华为云IDE技术,让程序自己写程序,通过智能代码补全技术,大幅度提升代码开发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健壮性,将开发者解放出来,聚焦核心业务。
我们还谈到数据和智能的融合,能够加速释放数据的价值,促进金融业务创新。举例,华为云原生的湖仓一体方案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可实现一键调优,智能高效。
另外,华为持续10多年战略投入的GaussDB,已经成为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旗舰产品,也是全球首款纯软全密态数据库。大家可以看到,在中国工商银行的应用中,Gauss数据库在高性能、低时延、高可用上都有大幅的提升。
同时,我们也看到未来各个金融机构需要跨界跨业的合作共享数据的价值,华为可信智能计算服务TICS让数据可信流通,安全释放数据价值,这方面,华为钱包和中信银行做出了有意义探索。
数字化转型离不开安全可靠的数字底座,金融机构需要面向未来的业务需求,升级现有的基础设施。华为持续聚焦核心技术创新、通过AI的全面加持和全生命周期L3自动驾驶技术,实现基础设施的智能升级。
我们在本次峰会也会发布新一代的金融NoF+存储联合方案,以及金融智简全光网方案,还有新一代的绿色数据中心的方案。
我们希望通过全面领先的创新技术,为金融行业构建一个绿色、安全、智简、敏捷的金融基础设施底座。
我们要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深入行业场景,和金融机构一起做深产业数字金融。产业互联网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正处于从“主体信用”向“主体信用+交易信用”转变的过程中。
随着各行各业数字化的深入,通过各种技术的应用,让各个行业有机会获取连续、动态、实时的获取客观可信的交易数据,通过底层数据资产的可信流转,构建模型,释放行业数字化的价值。
华为具备云、端、边端到端的技术能力,我们也在持续深耕各个行业的数字化。我们希望和金融机构一道,把自身优势与能力和金融机构的需求结合起来,深入到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场景中,和金融机构一起服务这个蓝海市场。
我举两个实践,第一个场景,是我们正在和浦发银行合作的浦慧云仓。大家都知道动产融资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是也有很大的困难,如何让仓库中实物的变化实时反馈,并且信息真实、可信。我们通过各种技术将普通的冷链仓库改造成一个可信的金融仓,通过从源头的客观感知,过程的可信流转,配合交叉校验等环节,打通了动产融资场景。
另一个煤矿场景,传统的金融机构对井下的模式和情况并不清楚,就只能依靠煤矿有限的财务报表信息来对它进行风险评估。现在,华为成立了煤矿军团帮煤矿行业提升数字化水平,将煤矿数字化与金融服务结合起来,将会产生全新的场景和机会。
此外,我们也还在做农业等其他行业的数字化的工作,希望与更多的金融机构和伙伴一起探索,切实地助力产业金融的升级。
第三件事情,要聚合SaaS,做强生态。我们希望未来在华为的平台上能够汇聚更多的SaaS服务,共同把生态做强,并和金融机构一起共筑全场景的新金融服务。华为会开放自己的各种生态和能力,包括鲲鹏、昇腾、鸿蒙、HMS等等。同时加快各类金融伙伴的发展,既包括金融交易类的伙伴,也包括各种场景类的伙伴,还有咨询规划类等多种类型的伙伴,欢迎大家跟我们广泛地合作。
我们会做好能力支持和商业开放。通过学习支持、构建支持、工具支持让伙伴快速容易的实现技术合作;在商业我们非常开放,和伙伴共同面对市场,把全球的商业机会开放给生态伙伴,也在华为云市场向客户推荐优质产品,同时做好各种营销的支持。我们希望和伙伴快速构建各种场景化服务,实现共同的商业成功。
今天,我想借此机会向大家宣布本次峰会上我们即将发布的15个金融级解决方案,覆盖各类业务场景,包括我们跟全球最大的核心银行系统厂商Temenos会发布双方首个基于云原生的数字银行解决方案,目前即将在新加坡某虚拟银行部署。
本次峰会华为和工银科技也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发挥各自在业务领域的优势,并通过这种合作向广大的金融机构输出金融+科技的能力。
今天,华为还会启动智慧金融伙伴出海计划。未来,还将启动智慧金融SaaS计划。
大家可以看到,华为与伙伴一起正在构建一个繁荣的生态,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伙伴能够加入我们,一起共建全场景生态,共赢产业新机遇。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华为在金融行业的一些工作和思考。未来,我们将全力拥抱云原生,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成就金融机构成为更好的数字化生态企业,携手共建全联接、全智能、全生态金融。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我们在基础架构、敏捷创新、数据智能、普惠金融、产业金融五个方面有丰富的议程、和业界大咖的分享,希望能与大家深入探讨升级之道!
谢谢大家!
声明:家电新闻网http://www.jdnews.cc 刊载此文仅作传播之目的,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