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深圳,记者 覃泽俊)讯,在外资控股新政出台一周年的背景下,为了解外资券商的业务发展,财联社记者采访了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投资银行主管黄国滨。
作为国内首批新获准设立的外资控股证券公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摩根大通证券(中国))在2020年3月正式开门迎客,为中国以及国际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以及证券承销与保荐。
黄国滨表示,作为全球领先的金融集团,摩根大通可以从三个方面为中国业务赋能:全球实力、对科技的巨大投入、不同业务线之间的协同效应。
他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取得了诸多实质进展,受到国际投资者的关注和欢迎。摩根大通证券(中国)致力于将更多最具有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的产品和服务带到中国来,为本土客户提供更多符合摩根大通全球统一标准的、世界一流的产品与服务。
采访实录如下:
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投资银行主管黄国滨
Q1:距离外资控股新政落地已经一周年时间,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主要在哪些业务上集中发力?
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在2019年12月获得了证监会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在2020年3月正式开门迎客,为中国以及国际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以及证券承销与保荐。
目前我们在证券研究、投行服务及股票交易和经纪服务等业务领域都进展良好。我们正在稳步引入更多客户,并完成了多个投行产品的“第一单”,例如我们作为联合主承销商完成药明康德的A+H非公开定向增发,作为联合主承销商完成邮储银行境内债券发行等等;经纪部门稳步开展业务;证券研究部门已经发布了300多份报告,覆盖近200家A股上市公司。
Q2:摩根大通如何利用集团公司的优势为其在中国的公司赋能?
我认为,我们集团公司的优势可以从三个方面为我们在中国的业务赋能:全球实力、对科技的巨大投入、不同业务线之间的协同效应。
首先是我们的全球实力。从全球范围来看,摩根大通已经连续十多年蝉联全球投行之首,是债券和股票领域首屈一指的承销商,同时在跨境并购、全球市场研究、分析和交易执行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在全球范围内为政府机构、大型企业和机构投资者提供服务。我们的公司规模和全球实力意味着我们具备独特的优势,能够帮助中国公司实现全球增长,并助力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日益成熟的资本市场。
第二是我们的科技投入。科技是摩根大通的重要业务支柱,我们一直以来都致力于保持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投资创新型解决方案,改善客户体验。
从人力投入上来看,摩根大通全球员工约25万人,科技部门的员工有近5万人,其中3.1万人在技术开发岗位。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这些人类员工,我们还在全球部署了超过1500个线上机器人。
从资金投入上看,摩根大通集团每年在技术上的投资高达120亿美元,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流向金融科技新战略。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投入?一方面,以摩根大通的全球规模和历史,我们愿意做行业的先驱者,为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在商言商,技术的不断提升,基础金融产品的愈加完善,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也是摩根大通最大的优势所在。
第三是我们的不同业务条线之间的协同效应。
凭借我们的全球网络和规模,我们可以打造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境内和境外服务。比方说,通过我们本土法人主体之间以及与摩根大通全球网络的联动,我们的本土客户不仅可以在摩根大通获得交易银行服务,还可以通过在岸或者离岸的股票或者债券市场募集资金,实施国际并购,或者是寻求海外投资机会。我们的其他服务还包括场外以及衍生品的对冲业务,以及证券资产的托管业务等,非常多元化,这也是摩根大通全球网络和资源的优势所在。
长期来看,我们的愿景是无论客户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服务和产品组合,都可以在摩根大通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要在中国实现这个愿景,就离不开我们持续搭建多业务、多牌照、多团队的合作平台。
Q3:展望未来,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有哪些重点业务布局?
我们集团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曾经对我们提出了要求——摩根大通的目标是终有一天能够在中国取得完备的金融牌照、全资控股我们的本土公司,在中国实现业务的全面发展。
摩根大通证券(中国)的建立进一步加强了我们在岸业务平台和能力。下一步,我们希望能够逐步实现全资控股。这对于摩根大通集团在中国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同时,我们相信外资的深度参与对于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也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的目标是在符合摩根大通全球统一标准的前提下,将更多最具有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的产品和服务带到中国来,为本土客户提供更多符合摩根大通全球统一标准的、世界一流的产品与服务。
中国是一个非常广阔和复杂的市场,也是摩根大通和我们的许多客户最为重要的市场之一。我们对中国有着长期的承诺和发展计划,不期待一步到位,一蹴而就,而是要朝着我们的长远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当当地走下去。
Q4:如何看待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有哪些建议和期待?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取得了诸多实质进展,受到国际投资者的关注和欢迎。作为这些重要举措的见证者和支持者,我们很高兴看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的持续开放,并相信这将给摩根大通和我们的客户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暂时打乱了社会发展的节奏,但没有影响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证券、基金、期货等机构外资股比限制提前全面放开、外资银行基金托管业务资格落地、QFII/RQFII投资额度限制取消和投资范围扩大、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等对外开放措施持续推出。
我们认为,对国际投资者而言,现在的问题不是“我们是不是应该投资中国?”而是“我们应该如何投资中国?”
当然,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完善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谈到建议和期待,我们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持续开放抱着非常积极的态度。以允许外资控股或全资拥有外资券商为例,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头一回,可能在理念、制度安排等方面会面临一些新课题、新挑战。这些都是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配套制度的完善也需要一个过程。此外,外资券商是金融控股集团的一部分,我们希望与监管机构一起,在外资券商管理模式、融资、境内外业务协同、利用母公司的信息技术系统和风控资源等方面进行探讨,促进配套制度完善。
声明:家电新闻网http://www.jdnews.cc 刊载此文仅作传播之目的,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