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铺天盖地的营养信息面前,很多人迷失了方向,甚至被一些不太科学的饮食言论牵着鼻子走。我们总是道听途说的了解饮食的一些所谓的“秘籍”,其实很多事情并不像传言那样绝对,还是应该科学。今天,我们就来破解一下危言耸听的饮食误区,探究其背后的一些科学依据。
误区一:
食物分“好”和“坏”。美国知名营养师埃莉莎·丽德认为这种说法太武断了,“没有绝对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饮食习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脂肪。”很多人认为摄入太多脂肪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但这只对脂肪摄入超标的人群具有指导意义,对于偏远、贫困地区营养不良的孩子就不太适用。
误区二:
少吃主食更健康。近年来,我国居民主食吃得越来越少,与20年前相比,每人每天少吃了2两多主食。这一问题在美国同样存在。美国营养学会发言人马约莉·诺兰科恩表示,主食是饮食的基础,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并不科学,可能会导致口臭、腹泻、疲劳等。一般来说,成人每天应吃250克~400克主食。
误区三:
精米白面最养人。精米白面口感细腻,的确更招人喜欢。但长期食用精米白面无益健康,吃点儿粗粮反倒更好。米面加工过细会损失大量营养,特别是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人们每天适当吃些粗粮(50克~100克为宜)才是明智的选择。
误区四:
水果含糖量太高。水果中的确含糖,约占5%~10%,但也含有很多营养物质,比如维生素C、维生素K、叶酸等水溶性维生素,花青素、叶黄素等植物化合物,以及大量膳食纤维和矿物质。总体来看,适量吃水果有利于身体健康。最好养成每天吃水果的习惯,但要控制好量,每天摄入200克~400克。
误区五:
晚餐最丰盛。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早餐、午餐往往随便凑合,晚上回家就吃得十分丰盛。一般来说,早餐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和晚餐均占30%~40%。调查显示,国人的早餐质量普遍不高,需格外重视。
误区六:
食物相克要当心。蒜葱同食伤胃、酸奶香蕉一起吃致癌、海鲜遇到维生素C会生成砒霜……食物相克理论一直流传甚广。据了解,这些说法95%以上是胡说八道,4%有点道理,但经不起推敲,1%可能成立但完全不必在意。人体不像试管,食物也不是纯化学物质,相互间发生反应的程度是微弱的,根本不必过于担心。
误区七:
越贵越有营养。以鲍鱼和鸡蛋为例,两者营养成分没有多大差别,但价格却差距悬殊。还有很多人青睐进口水果,认为其营养价值更高,事实并非如此。国产水果和进口水果在营养价值上是一样的,反而进口水果漂洋过海,维生素C含量会大打折扣。因此,选购食物时,不要迷信价格,当地、应季、新鲜的食物更好
声明:家电新闻网http://www.jdnews.cc 刊载此文仅作传播之目的,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