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双十一”、“双十二”等都是大家所熟知的电商平台促销节日。一般在这些日子前后,电商就会推出大量的促销信息,“满减”、“低至”、“一折”“特惠”、“买一送一”...大量的促销字眼吸人眼球。
消费者购买促销产品所花费的钱与平常相比不知道少没少,反正消费者觉得赚到了,商家觉得也赚到了。纵使事后部分消费者后知后觉,感觉自己被坑走上了维权的道路,但大多结果是因为自己没有仔细阅读促销规则,怪不得别人。更多的是, 很多人觉得反正这个东西不太贵,坑就坑了,下次注意就是了。
下次注意!下次注意!你不了解电商的页面宣传、价格特惠等相关陷阱,注意也有可能会被套路。面对电商五花八门的促销方式,如何才能防范“促销陷阱”,不要被坑了呢?值此315诚信季,小编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几个促销活动中最常见的陷阱,希望大家可以用来避“坑”!
陷阱一、虚构价格(活动前将商品价格抬高)
虚构价格是大家在促销活动中最常遇到的“陷阱”之一,有些电商通过在活动前将商品价格抬高,等到活动中,经过满减优惠、打折优惠等折扣下来之后,购买商品所花费的钱并没有比平常少多少,甚至有的比平常还高。
这类事情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想要避免被坑,最稳妥的办法就是货比三家,想要购买的商品,平时多关注销售价格,还可以通过比价软件,查询该商品的历史价格然后与促销价格进行对比,看看是否真的有优惠,避免被坑。对于电商虚构价格等行为,积极向平台或者相关监管部门进行举报,切莫保持不在意、算了吧等态度,让不法分子逍遥法外。
陷阱二、划线价误导消费者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举个例子,有人在看到活动页面大写的“全场5折”优惠,然后一看商品活动价3499元,在活动价旁边,多出一个划线数字,6998元,算了一下,确实是5折优惠,然后就毫不犹豫购买了。
其实,这里面的猫腻可不少。类似上面的情况,如果划线价划掉的不是商品原价(原价是指经营者在该次促销活动前七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而且电商的销售页面并未对该划线价做出任何说明,那么该电商就有可能构成了价格欺诈,是要面临法律惩罚的。也有的电商在在产品介绍底端对划线价进行了说明,但是描述看似全面,实际上并没有将划线价指向的价格到底是什么描述清楚,也不排除构成价格欺诈的可能。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很多人会误认为该价格就是商品原价。不公开、不透明、不真实的标价,给消费者设置了陷阱,也给电商的诚信经营带来伤害,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陷阱三、电商专供(线上线下销售产品不一样)
电商专供,也是消费者经常会遇到网购“陷阱”之一,此前就有不少媒体报道过。电商专供的特点就是线上线下销售产品不一样。例如消费者在线下实体品牌店体验过一条裙子,感觉效果不错,然后发现该品牌在网上旗舰店上卖的同一型号产品,好像价格更便宜,买回来后发现网上所购买的裙子无论是做工还是用料都比较差,穿起来的效果也没有那么好,那买回来的这条裙子到底是正品还是假货呢?这就是典型的电商专供案例。
据了解,电商专供主要分为三种情形:
一是同款不同质,即上面所提到的案例,电商或店家在销售“电商专供”的时候,应该充分披露同款商品在功能、设计、做工、规格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充分披露,履行告知义务,否则就涉嫌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
二是同牌不同质,即经品牌授权,且符合国家对产品质量标准要求,这样的“电商专供”产品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电商在宣传的时候,不可以慌称与线下高质量产品一致,否则就是对消费者的欺诈,是要承担相对应惩罚的。
三是盗用品牌,这也就是大家所说的高仿货、假货。该类型的“电商专供”产品,不符合国家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或者没有获得相应的品牌授权,违反了我国《产品质量法》 《商标法》等相关规定,对此,消费者有权获得惩罚性赔偿,但是对于“知假买假”的消费者是否有权获赔,各地司法判例认定不一。
如果消费者遇到相关的“电商专供”陷阱,要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权益不受损害,另外要理性消费,不要盲目抢购,还要注意保存相关发票、与电商聊天截图等证据。
陷阱四、赠品也有猫腻
很多电商为了推销某某某产品,在促销页面上会打出“购买**产品,即可获赠**一台”“数量有限,赠完即止”等口号。殊不知,即使是赠品,里面的“猫腻”也不少。
猫腻一:电商不按承诺发送赠品,或者以送完为由拒绝发送赠品。赠品相信很多人在购买该产品的动力之一,如果有附送的赠品,建议消费者在下单前,将电商的活动宣传页面截图下来,以防止电商不按承诺发送赠品。
面对以“送完了”“没有了”等理由拒绝发送赠品的行为,如果该电商活动宣传页面没有对赠品数量进行说明,也没有“送完即止”等说明而拒绝向消费者发送赠品,该电商的行为则属于虚假宣传,是要面临广告金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惩罚的。
猫腻二:赠品是三无产品。赠品是收到了,但是赠品是三无产品,电商不承诺保修,该怎么办!国家法律早已有明确规定,促销活动中销售、附赠的商品应当符合《产品质量法》的规定,附赠的商品也应提供“三包”服务,如果赠品是三无产品,消费者可以向工商部门投诉维权。此外,消费者在购物时,一定要注意查看赠品是否有质保卡,而且一定要要电扇在质保卡上加盖公章,以防止商家耍赖,拒绝维修。
除了以上猫腻外,建议消费者不要贪图便宜,点击不明链接购买商品,如需购买,请从正规途径入手,以防止遇到维权难、被坑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
陷阱五、“特惠价”“惊爆价”“**低至***”等字样吸人眼球
在电商的宣传页面中,“特惠价”“惊爆价”“**低至***”等字样往往吸人眼球,但是特惠价真的特惠、“**低至***”的价格真的比平常要低吗?其实这里面水也可深了。
有的电商在宣传中,使用“特惠”等标语,来吸引消费者进行消费,其实上价格并没有优惠,则这样的做法是违法的。举个例子,如果该促销商品七日内一直卖的是99元,最低成交价格也是99元,那么现在标示特惠价99元,那么该行为就是违法的,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前核实一下七日内的交易情况。
在电商宣传中,“**低至***”也非常吸人眼球。就前两天元宵的宣传活动中,某东的“电视影音闹元宵,65英寸人工智能低至2999”的宣传页面中,该标语就很吸人眼球。小编也被吸引了,市场上大部分65英寸的电视售价在3、4千左右,往高了也有,低至2999元,确实很诱惑。
(2月19日的页面截图,并未发现有售价2999元的65英寸电视)
不过元宵节那天,小编翻了好几遍该宣传页面,愣是没有发现售价2999元的65英寸电视,可能是页面设计的时候搞错了。直到2月20日的时候,再翻一遍,才看到了售价2999元的65英寸风行电视。点进去之后,发现购买该产品还得预约,而且数量有限。之后小编通过比价工具搜索了一下该商品历史价格,发现该商品前几日在某东上售价就是2999元。
(2月20日活动页面截图)
(需要预约)
(比价软件截图)
由此可见,消费者面对形形色色的促销信息,一定要理智消费,面对商家贯用的套路,千万不要上头,多关注该商品,使用其他工具查查历史价格、货比三家,才不至于盲目消费以至于自己后悔。
陷阱六、预售“定金”“订金”千万看准
“预售提交定金”也是电商经常用到的促销手段。消费者需要注意的是“定金”不能退、“订金”可以退。以前就有消费者因为商品质量问题或者突然不想要该商品了,要求电商退还购买商品的金额以及定金,电商只退其他金额不退定金的纠纷。
所以消费者需要注意的是,需要谨慎预付,理性购物。在付款之前,仔细查看商品的预售介绍,资讯客服关于“定金是否可退”等问题,并保留下单凭证(订单截图、商家宣传页面截图、保留与卖家沟通时的聊天凭证等),遇到不守承诺的商家,向监管部门以及平台投诉。
陷阱七、部分消费金融服务高利息无提示,消费者请谨慎使用
现在很多商品在促销的时候,为了刺激消费,都会推出相关的金融“分期服务”。像“一次性还款免息”“白条六期免息”以及分12期、24期付款收手续费等服务,有的是不需要利息的,有的则是需要收取分期手续费,大多数都会标明具体的还款金额。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的“分期服务”都是需要还钱的。一般来说,分的期数越多,所需要的分期手续费就越高,而且不同的平台,消费金融服务的分期手续费还不一样。此外,逾期不换,还有可能会记录入个人征信报告,影响个人信用。
当然了,正规的平台一般会对类似的条款、该还多少金额明确标示出来。但有些平台没有明确标示,等到还款的时候,高额的手续费会让人接受不了。因此,对于此类金融服务,还是要抱谨慎使用的态度,真需要用到,还是到正规的平台使用。
陷阱八、谨慎点击低价拼团、不明红包、链接,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低价拼团、发红包等也是电商们常用的促销手法,但是不是所有的低价拼团、红包都可以点的。关于低价拼团、发红包、下面几点你要记住:
1、一元拼大奖,实际上是抽奖陷阱;
2、低价拼团请谨慎点击,大都是为了获取用户隐私信息;
3、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的红包千万别贪小便宜,谨防个人信息泄露;
4、不明来历的链接千万不要乱点,防止手机中病毒;
5、商家要求发送手机验证码千万不要相信。
记住以上几点,就可以有效防止个人信息泄露,个人财产遭受损失了。
小结、
面对五花八门的促销手法、打折优惠,要想避免被坑,消费者只需要记住一句话就行:天上不会平白无故掉馅饼。
在此,小编有句话要对消费者说:要理性对待促销宣传、熟悉规则、判断真假、使用安全的支付方式、保留好交易凭据、千万别贪图小便宜、尽量在正规电商平台购买商品。电商也是,多点真诚,少点套路。
(文章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家电新闻网http://www.jdnews.cc 刊载此文仅作传播之目的,不代表本站观点。